SharePoint
A- A A+
Home > About TTSH > News > 没及时发现家婆失智妇女当义工帮助患者
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
SM25072024_img1.jpg
(左起)陈业昇、杨瑞兰和谭玮玲是陈笃生医院的义工, 几乎每周都会到医院帮忙。(联合早报)​

Shin Min Daily News (25 July 2024)​

家婆每月开火煮饭偶尔忘记关煤气,确诊冠病送院后才得知是失智症前兆,三个月后因心脏问题逝世,妇女后悔没能及时发现治疗,决定到医院当义工照顾失智症患 者。

从事销售业务的谭玮玲(54岁)受访忆述,85岁家婆向来身体硬朗,几乎每日都会骑脚踏车到丈夫的餐饮店帮忙。

2022年农历新年后,家婆遇车祸后,才在家人的劝说下减少出门。偶尔会下厨的老人家却在这期间开始不记事,最常忘记的就是开了火煮饭这件事。 “佣人会告诉我家婆又忘记关火,但我们那时一直以为是因为年纪大了,而且她也不常煮饭,所以我们对此不 以为意。”

2023年3月份,家婆因确诊冠病入院,医生做了核磁共振成像扫描,这才发现家婆原来患了失智症。“我们非常惊讶,因为家中从未有人有失智症的病史,我们对失智症的了解也不多,而且除了忘记关火,家婆还记得我们是谁。”

谭玮玲表示,家婆入院三个月后因心脏问题离世,为 了弥补缺乏对失智症病情的理解,她今年初决定加入陈笃生医院的合十护理(Namaste Care)组织,几乎每周都 会到医院陪伴年长病患,照顾日常生活起居等,减轻医护人员负担。

​参与志愿者小组以来,谭玮玲对失智症的认知更广, 也变得更有耐心了。“和他们相处下来,我才知道原来失智症患者可以有很多种,不只是不记事,也会抗拒洗澡、 自言自语等。我们都会变老,多了解一些,给予他人更多关爱,也是助人助己。”

跌倒获义工陪伴受益八旬妇投身义工行列

88岁退休女教师早年跌倒因义工陪伴更快痊愈,决定也投身义工行列。

在陈笃生医院消遣治疗工作组当义工29年的杨瑞兰(88岁,退休教师)是服务最久的义工。

她受访说,1994年在宏茂桥家中跌倒后摔伤了腰和尾椎骨,住院一个月后转介到社区医院休养。

​当时医院社工时常与她畅谈,让她更快痊愈,也促使她想当义工的决心。

“所谓取之社会,也需要回馈社会,同时希望通过多出门走动保持身体敏捷。”

杨瑞兰每周都会到医院与其他义工一起完成手工艺、唱歌等活动,也会与时俱进地制作一些纺织布袋和工艺品,为医院举办公益筹款。

SM25072024_img2.jpg
杨瑞兰(图中)每周都会到医院与其他义工一起完成手工艺,为医院举办公益筹款。 (联合早报)​

​ ​

2022年至今青年义工从50增至249名

今天是陈笃生医院创立180周年纪念日,而医院义工团队其实也有超过76年的历史,是本地最早开启义工组织的医院,义工会接受护理培训到医院帮忙,之后部分也投身到医疗行列。

义工人数从疫情后暴增,从2022年的367人到现今的813人,青年义工更是从2022年疫情后的50人增至249人,翻四倍。

当中的陈业昇(18岁)就读于​圣若瑟书院国际学 校,即使面临繁重的课业和考试压力,仍每周坚持到医院当义工。他认为青年义工增加的趋势是好的,除了可以帮医护人员减轻负担,也可以借此看到不同病患的不同面,锻炼自己与他人的相处能力。

​“在医院我们会看到很多不同的病患,一些可能防备心较重、一些脾气不好,如何耐心沟通并快速转换态度是非常重要的,我也从很多护理人员身上学到了很多待人的道理,增强同理心。”
















2024/07/26
Last Updated 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