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anhe Zaobao (11 October 2022)
跨部门护理模式旨在结合与协调身心健康的护理工作, 社区保健团队在登门给病患看病的同时,也可识别他们是否有精神困扰,甚至可留意看护者的精神状态。
约两年前,当时84岁的母亲常说听见有人跟她说话、想霸占房子让她无家可归,甚至在她的食物里下毒,女儿吕女士不得已让母亲住院观察了约三周。
不愿透露名字的吕女士(54 岁)受访时说:“我过去两年没睡过一晚好觉。母亲经常大声叫骂或敲打东西,有时还持续24小时,我们想通过言语等方式 让她平复下来,但真的非常不容易。我当时束手无策,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工作逃避,压力非常 大。”
母亲的精神状况严重影响了饮食起居。她除了拒绝进食,也不肯出门,让吕女士无法带她去看医生。这个情况持续了一年多,直到吕女士两个多月前遇到关爱乐龄办事处的义工,经他们 介绍而联系上陈笃生医院的社区保健团队,才由团队上门为母亲看诊开药,控制了她的情绪与睡 眠。
吕女士说:“如今母亲的状况改善了至少三成,我们有更多机会与她沟通。只要母亲病情逐渐好转,对我而言就是很大的帮助。”
10月10日(星期一)是世界精神卫生日,旨在提醒世人更关 注精神健康。
为了更好地照顾精神疾病患者,陈笃生医院去年8月推出跨部门精神疾病护理模式,由院内的 精神科与社区保健团队合作。这 个模式旨在结合与协调身心健康 的护理工作,社区保健团队在登门给病患看病的同时,也可识别他们是否有精神困扰,甚至可留 意看护者的精神状态。
目前有大约100名患者通过这个模式受益,而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、焦虑症,以及适应 困难。当中三成病患由陈笃生医 院社会伙伴转介。
社区保健团队 每年可照看3000名病患
陈笃生医院精神科顾问医生陈琬斯指出,冠病疫情期间,许多研究显示精神疾病发病率渐 增,尤其因年长者面对的社会孤立更严重。
“加上很多慢性病患者出现精神健康问题的概率较高,而社区内却缺乏这类身心健康合并的护理服务,精神科与社区保健团队因此决定展开这项合作。”
社区保健团队每年可照看约3000名病患,团队包括医生、护士、治疗师、药剂师以及医疗社会工作者。团队中的医疗人员会按病患的需要情况登门提供照顾。
病患可通过住院团队、医院专科诊所以及急诊部等转介给社区保健团队。
陈笃生医院有大约80个包括乐龄活动中心和社区服务机构的合作伙伴,由它们介绍需要帮助的居民。
精神科部门每三个月会给社区保健团队上课,包括指导如何在社区内识别和处理一些常见的精神疾病,比如解读肢体语言, 以及如何与出现抑郁或自残倾向的人沟通等。
精神科部门也会通过每周讨论,与社区保健团队分析在社区内遇到的各种个案,尤其是一些 较复杂的情况是否需要药物以外的社会服务支持或疗法等,包括转介到乐龄活动中心。
陈琬斯说:“定期讨论很重要,主要因为社区保健团队做家访时,可观察到病患在家里最自然的一面,包括他们与看护者的日常互动、病患是否能够自理。 这些都能帮助团队更好地评估个案和了解整体社区的心理保健需求。”
陈笃生医院持续与社区医疗护理部的家庭高级顾问医生陈国 良说,团队一般会花约三个月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提供护理。
至于吕女士母亲的个案,团 队最终决定为她进行药物治疗, 并指导吕女士如何照顾母亲、如何观察症状是否改善和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,以及如何寻求专业帮助。
他们也和吕女士定期通话, 追踪患者的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