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anhe Zaobao (9 September 2022)
配合今年世界物理治疗日的主题“预防骨关节炎”,物理治疗师接受《联合早报》记者访问,讲解运动对预防骨关节炎的 功效,以及如何确保日常运动量达标。物理治疗师也提醒,久坐不动是健康大忌,无论多忙都要尽量活动身体。
没时间,没精力,工作太忙……这些是不是你不做运动的理由或借口?
毋庸置疑,运动是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如果无法随心所欲地运动,就先从能力所及的小地方做起,循序渐进;工作忙碌就尽量想想有哪些时间和空 间能用来运动。
例如陈笃生医院的物理治疗师李敏瑜下班后,时而在医院附近跑步,时而从工作地点步行30分钟回到大巴窑的住家。她说这个做法的好处,包括“能达到日行1万步的步数,也能放松身心,把工作抛在脑后。”
欧南社区医院的高级物理治疗师林文凯同样坚持在工作日运动。他一般会提早抵达公司,让自己有时间在健身房运动至少20分钟;每周三次从住家骑脚踏车上班。“路程差不多一小时,其 实和搭乘公共交通差不多。这个做法一举两得,通勤的当儿,同 时健身。”
李敏瑜和林文凯周末也会抽空运动。李敏瑜喜欢游泳、骑脚踏车,以及和朋友打网球。林文凯则喜欢骑脚踏车和做重量训 练。他说:“重量训练有助加强运动能力,也让我更享受运动。”
把运动当作乐趣,而不是负担,更容易持之以恒。新加坡心脏基金助理首席理疗师陈沛怡认为,亲友的陪伴让她更享受运动,所以她会跟家人一起去ActiveSG的健身房,和朋友打英式女篮,或跟着YouTube视频健身。她说:“社交元素让运动更有乐趣。和家人朋友一起运动, 让我更容易保持运动习惯。
适量运动可预防骨关节炎
9 月8 日是世界物理治疗日,今年的焦点放在骨关节炎 (Osteoarthritis),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。根据新保集团的保健网站healthxchange.sg,本地骨关节炎的成人和乐龄患者分别为10%和20%。
骨关节炎的病因是缓冲关节骨头末端的软骨逐渐恶化,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、僵硬、肿大,活动受限。风险因素包括年龄(年龄越大风险越高),性别 (女性风险较高),超重(增加 负重关节的压力),关节损伤 (例如曾经受伤),某些代谢性 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,也比较容易患上骨关节炎。
李敏瑜指出,骨关节炎多数发生在膝盖关节,不良生活习惯是重要导因之一。“比如运动过度或运动不足,久坐、久蹲等, 都容易引发骨关节炎。”
骨关节炎无法治愈,但可透过药物,维持正常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管理病情。适量运动是骨关节炎患者管理病情的重 要方法,恒常的运动亦有助降低 患骨关节炎的风险。
李敏瑜解释,适量运动能锻 炼关节周围的肌肉,使关节变得更稳定,也能避免肌肉萎缩。不 过运动时要注意强度,由低渐强 为佳,因为过度增加运动量可能 导致骨关节受伤。此外要做不同 类别的运动,包括强肌运动(如举重)和有氧运动(如步行、慢跑、游泳和骑脚踏车);运动 前后也要做足暖身和缓身(cooldown)动作。
李敏瑜提醒,“运动后如果 感到不适,可能意味着运动过度,建议一两天后再尝试强度较低的运动。”
林文凯则建议可着重下半身 的肌力训练,例如躺着就能练习 “臀桥”和“直腿抬高”,或者 坐着时伸直膝部。他指出,骨关 节炎患者常常感觉大腿和臀部肌 肉较弱,因此可循序渐进,例如先以“坐到站”(请看副文)的动作强化下肢肌肉,接着根据体力挑战难度较高的动作,例如迷 你蹲和深蹲。
他强调,“预防胜于治疗。 只要保持身体强壮,有些疾病和 跌伤事件是可以预防的。随着年龄渐长,如果没有维持或强化肌 力,我们的体力会渐渐降低,身体也会变弱。”
年轻人亦须留意,李敏瑜指出,骨关节炎的年轻病例近年有所增加,原因可能是过度参与剧 烈运动。一旦关节受损,患上骨 关节炎的风险就会增加,所以在做剧烈和冲击性高的运动时必须量力而为,并且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,以及练习拉伸运动,从而 降低关节受损的概率。
久坐不动也会导致关节僵 硬。李敏瑜指出,研究显示人体 关节会从大约40岁开始随着年龄增加而退化。如果同时缺少活动和运动量,导致肌肉萎缩,骨关节炎的病发风险也会增加,所以应该改掉久坐不动的坏习惯。
活到老运动到老
受访物理治疗师不约而同地 强调,运动不分年龄,无论几岁 无论多忙,都应以活跃生活为目 标。
林文凯说:“运动没有年龄 限制,只要有能力有肌力,就应 该努力尝试。有些人70岁了, 深蹲时可以背着100公斤的重 量,这是一些30岁的人做不到的 事。”
李敏瑜举例,一些人可能觉得普拉提(pilates)是年轻人的运动,不适合年长者,但事实上无论几岁都可练习普拉提,就像游泳和慢跑,只是运动强度因人而异。
如果实在无法抽出时间运 动,她建议改变日常习惯,来增加活动量。例如不搭巴士,改而步行回家;爬楼梯而不搭电梯; 在家里用水瓶(充当哑铃)或阻力带锻炼肌肉。
不过,如果患有疾病如心脏病或关节炎,运动时一定要加倍 小心。陈沛怡提醒,别做一些会让自己感觉疼痛的运动,例如跑步会导致身体疼痛的话,就改做其他有氧运动,例如游泳、划船 或骑脚踏车。她强调不必拘泥于年龄这个数字,重要的是无论几 岁都要避免久坐不动,而且要享受运动。
不过,随着年龄渐长,她认为一般可渐渐降低运动强度,暖 身和缓身的时间也可以长一些; 如果受伤了,也要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复原。
陈沛怡也指出心理健康的重要。身为物理治疗师,她看到很多人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影响了生理健康,“要达到生理健康, 绝对不能忽略心理健康。压力、 焦虑和担忧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,所以我常告诉亲友,专注于自己能够改变和控制的事物就好 了,其余的不用担心太多,要采取正面的思考方式。”